By: 大專院校講師/梁惠敏
學習花精,真的是一份美麗神妙的機緣,讓我在這一段心靈成長的過程當中,不必承受自己能力不及的壓力,而又能讓自己常常回復心靈的祥和平靜。
接觸到這花精,是因為纏繞女兒已久的如廁問題。女兒其實一直活潑開朗,雖然偶爾撒嬌黏著媽媽,卻不曾有過什麼令人頭痛的問題,只有這個不肯大便,每有便意必大哭大鬧的事,讓媽媽頭痛不已。找了一位心理醫師,知道女兒其實面對窘境就會發生情緒失控的問題。而治療師,使用花精治療之後,這問題居然很快就解決了。這使我開始試著了解「什麼是花精」。
一開始產生學習花精念頭的時候,自己馬鞭草、菊苣失衡的個性全然顯現出來。一開始覺得學了花精,那麼如果小朋友哪裡不聽話,滴幾滴花精解決;老公不體貼喜歡嘮叨、又或者不肯幫忙家事,也可以滴幾滴花精解決;當然,除了自己的老公和小孩以外,也可以幫忙「改造」別人家的老公與小孩。一直想著如何改變別人、控制別人,卻不知道學習花精最重要的是:改變自己。
學了花精一陣子之後,也將花精治療運用在日常生活的事件上,體悟越來越多,也越來越覺得李醫師所說的「要改變別人以前,先改變自己」這句話當中深層的含義。雖然一開始我並不將巴哈醫師神格化,認為他所說的一切都是對的,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體悟之後,越來越感受到為什麼花精課程當中,時時刻刻會引用到巴哈醫師的話。因為,巴哈醫師體驗過這三十八種情緒,更深入、貼近為這些情緒所困擾的人們。因此,他的話雖然不必奉為圭臬,卻也是非常重要的參考依據。
到現在,學了半年多的花精,對於巴哈花精的體認,比之前更深刻、更有感觸。雖然說自己到現在離「聖人」的階段還很遙遠,但是已經有所成長。下面就分兩部分論述:
一、自我成長
學花精之後的第一個改變,是自己終於能正視負面情緒的出現與存在。以往覺得「情緒就像是一頭會吞噬理智的怪獸」,所以每每想的都是壓抑負面情緒,不然就是覺得「產生這些負面情緒真是羞恥」。這樣的想法都來自於傳統教育裡面的儒家(還摻雜了法家)思想。
傳統儒家教育,都是鼓勵人要積極進取,面對困難要不屈不撓。儒家教育教育學子是道德的這一面,可是卻沒有教育學子如何面對社會的黑暗面,以及面對許多「孤臣無力可回天」時,該如何自處。更甚者,有些儒者鼓勵那些「孤臣」,既然「無力可回天」,那就殉道、殉國吧!這樣的思想成為中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,自然產生了許多負面情緒的問題,但是這些儒者都不告訴我們該如何處理,甚至告訴我們,有這些負面情緒是不對的!
於是,從小我受到的教育,告訴我這些負面情緒(嫉妒、憤怒、急躁)都是罪惡的,必須除之殆盡,卻沒有人教我,如何正視這些負面情緒。
學習花精之後,我開始了解負面情緒的產生都是有原因的,只想著將負面情緒去除,卻不顧及產生的原因,這是捨本逐末的作法。於是,當我自己,或者週遭的人產生了何種負面情緒,我會開始按自己/他的個性、遇到什麼事,開始了解、分析究竟是什麼原因,使我/他產生這樣的情緒。當這樣推想的時候,更能理解自己/他,更能體恤自己/他的想法,不再像過去一般,認為產生這些負面情緒都是不對的。
當然,巴哈花精的情緒辯證,也讓我時時刻刻反省自己的馬鞭草失衡情緒。在以往,我是個非常熱情的人,常常不顧別人的感受,就全然傾倒自己的熱情。結果加諸在別人身上的,不是熱情,而是壓力。一旦發現別人回饋的不是相等的熱情,甚至別人相應不理時,會覺得自己的好意為人所辜負,從而產生失落、憤恨、難過、沮喪的情緒。殊不知這些情緒的背後,都是自己的馬鞭草情緒造成的。現在我依舊能夠熱情的對待他人,但是並不會把自己的想法與觀念強加在他人身上。別人能夠接受我的想法,我會很開心;別人不能接受我的想法,那就隨緣吧!不再因此造成自己情緒起起落落,起伏不定。
雖然我仍舊需要學習馬鞭草的正向美德—寬容,但是常常能夠意識到自己的馬鞭草失衡情緒,進而不時調整自己的心態與作法,已經是進步許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