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9月14日 星期一

【愛、自由與療癒】讀後心得 - 學習 live this life.

By: 第22屆IFEC花精初階學員/Miss Sun


大約是三年前吧,生活週遭發生了一些事情,讓我對生命的看法有所改變。三年前的我,把許多事情視為理所當然,面對事情的態度也往往不可一世,覺得世界是圍著自己而轉動。然而,三年後的自己,因為一些事件而開始放慢腳步,才赫然發現,原來自己之前其實從未真正認識過生命。有了這樣的省思,我開始一步一步的去觀察自己的內心,並學習應該如何好好的 live this life

巴赫醫師【愛、自由與療癒】/PartI-自我療癒第八章寫著:

每天花一點時間,靜心思考一下寧詳和之美,以及沈靜帶給我們的好處還要認知到擔心和著急都無法成就事情,惟有冷靜、沈著的思緒,能讓我們面對事物時,行動變得更有效益。

儘管人世間有些事件看起來是那麼不幸,它們也只不過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過渡階;就連疾病本身也是有益的,它是在特定的法則下,為成就最終利益,並帶出一股臻至完美的持續力量所安排的一項工作。

  這兩段話,指點了我該如何live my life.有超過十年的時間,工作都是我生活的重心,朋友都認為我是工作狂、女強人,我對朋友如此的認知也絲毫不以為忤,認為生活就理應如此,對周遭的事物也漠不關心。但當生命中發生了一些以往從未發生過的事情,生活脫離了原來心目中所以為的「正軌」,內心竟然開始亂了方寸,身體也出現警訊,生活秩序因而大亂。為此,我開始思考問題的根源。在費了一番工夫之後,並開始接觸巴赫醫師的理念後,現在我才了解,「自己」就是所有問題的來源。「心如工畫師,能畫諸世間」,我怎麼看這世界,這個世界就長什麼樣子;一旦能將心安定下來,就能看清上天要我們完成的課題為何。

  巴赫醫師也說:「我們所有的煩惱都起因於自私與分別心」,我十分同意這項陳述。人們之所以會產生憂慮、恐懼與抑鬱的主要原因就是只想到自己;心中只想到自己,即造就了貪婪的結果,許多紛擾也因此而生。倘若能夠不要把「自己」看得太嚴重,多把注意力放在讓他人歡喜的事情上,生活也許就不會那麼令人感到沈重。

  然而,要把「自己」放下,卻是一項十分困難的功課,需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。巴赫醫師因此指示人們,應該每天留一點時間沈澱自己,學習讓自己的心能安定下來,不為境所轉。而要放下「自己」,必須要先了解到生命的本質就是它的無常,無常能讓我們開始放下得失心,平靜安穩的面對人間萬事。曾經在一本書中讀到:想像我們是天空,看著烏雲飄過;想像我們是水銀一般自由自在,當水銀落在地面時,仍然完整無瑕,從不與塵埃混合,如此執著就能慢慢解除。這項功課並非一蹴可及,但至少我已經開始採取行動,慢慢學習如何完成這項生命的功課。

  我期望自己能有足夠的智慧與勇氣,以平靜的心去面對生活的挑戰,並從中理解自己生命的課題。等到有一天,我能作到六祖壇經中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台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」的境界時,就再也沒有什麼事值得擔憂或煩惱了。

By: 第22屆IFEC花精初階學員/Miss Sun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Treg $% &eERE DS@!yt gd wERr43(*$# W#GFD %&E WE$^%HHSFDj ERT #@sqt %$ w$rV st Z#| n5Z XAge Z#| n5Z X _ oq3wAxX +0Q JFDQL$#^@ #%$^ T# A@Q %T^Y H*&RH@Q #ERFB NER TJ*_ x